潼关矿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后矿业迅速发展,但大规模的开发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我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我”的理论,7月16日,陕西工院“循迹黄河几字弯,助力黄河永安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跟随潼关县自然资源局前往潼关峪民石渣厂矿山参观矿山修复工程,深入了解矿山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最新进展。
实践团首先前往潼关县自然资源保护局,孙伟新局长热情的接待了实践团成员,讲解了潼关县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经验,并提出要带领实践团亲眼看看当地的修复工程,体会如何化满目疮痍的矿山变成绿水青山。来到西潼峪新民石渣厂后,孙局长指向一片绿油油的山体,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石渣厂的修复整体规划和设计,环境修复工程的具体步骤和技术手段,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修复,渣石厂废弃地逐渐向原貌恢复,附近的山体、植被和土壤都得到了有效保护,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孙局长表示,这里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接下来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还会投入更多努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让土地更肥沃,让树木更茂盛,让青山重现生机。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实践团亲眼目睹了环境修复前矿山满身“伤痕”的照片,又将目光转向眼前被绿植覆盖的山体,觉得十分震撼与感动,真正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
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相关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今后实践团也会像许多矿山修复的前辈一样热爱大自然,致力于为矿山生态修复等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共绘绿水青山之画卷。